來人啊 !

來人啊 !

always

.............. is always experimenting with new featur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 experience

網誌存檔

K=M的n次方

Infinite wisdom can create wealth
智慧可創造無窮財富

星期四, 1月 10, 2008

台灣未來競爭力


http://3why2how।blogspot.com/
AROUND HERE, HOWEVER WE DON'T LOOK BACKWARDS FOR VERY LONG.
WE KEEP MOVING FORWARD, OPENING UP NEW DOORS AND DOING NEW THING,
BECAUSE WE'RE CURIOUS... AND CURIOSITY KEEPS LEADING US DOWN NEW PATH.
  • 如何打造台灣未來競爭力及
  • 如何創造台灣前景
的重要議題,都不見全面性的討論,只限於呼口號,也沒有將這些問題拿出來讓國人有充分的體會和認識。如此一來,國家不少珍貴的資源就此平白浪費,也讓這塊土地上的人越趨短視,看不清楚世界的局勢變化為何。

2007年已經成為歷史,在2008年伊始之際,我認為大家應該好好思考、討論台灣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形成共識後努力地推動。

首先,我們必須提升台灣通才教育的水準。台灣教育問題在於專才教育不足夠,又不夠重視通才教育,因此通過一般教育出來的人才,對於全球的知識不足夠,也缺乏要成為知識份子所應具備的條件,人才斷層將是台灣未來發展一個最大的隱憂。

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所以我們不僅要投注資源在此,同時也要設法吸引更多華語世界精英人才到台灣。台灣是全球華語世界中最民主、文化最多元,且生活素質最 好的地方,現在有不少華裔精英人才於亞洲各地征戰,我相信他們都很想能在台灣安居下來。如果台灣能設法把這些人才引進台灣,將這些人才納為己用,一定能大 幅提高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如何能吸引這些華語世界精英人才?前提是我們必須繼續提升台灣居住的品質與文化素養。台灣過去十年最大的進步之處,就是台灣居住環境與文化素養的提升,例 如香港的空氣品質便遠不如台灣,文化的素養和多元化也不及台灣,因此台灣應該繼續發揮既有的優勢,在未來的五年、十年進一步提升,讓這裡變成所有人才願意 來居住之處。

再來,台灣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在於均富與社會福利的推廣。在M型社會的趨勢下,台灣已經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所以我們的政府必須要有 富的做法,在考慮資源分配和國家預算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社會福利和社會安全網,讓社會階級恢復流動的可能性,這樣未來才會有希望。

如此一來,便要談到政治與意識型態的容忍與求同存異。台灣原本已經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如今卻因為兩黨惡鬥,政治意識兩極化。如果台灣要有全球競爭力,所有的國民一定要養成容忍的風度,在不同的意見中求得最大公約數,取得均衡的發展

對內,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容忍,並持續加強法治和人權觀念。台灣已經往法治社會方向發展,但是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對人權的保障,不能像在威權社會中,因為一 味追求效率而忽略人權。台灣目前尚有過去威權時代所留下高壓統治的記憶,但執行法治時,絕對不能忽視人權的存在且充分尊重人權。

對外,我們則需要培養台灣的全球觀與營造全球策略。台灣是個島國,如果生活在這裡的人沒有全球觀和全球策略,我們的下場不只是被邊緣化,而是會在全球舞台上變成完全沒有聲音的國家

最後,台灣還必須深刻思考資源的重分配與焦注(focus)。台灣是個小國,且資源有限,如何針對我們所提出來的問題,將有限的資源重要性設立先後順序 (priority),將資源焦注在某些項目,而這些項目必須是長遠下來對於台灣的競爭力有幫助的,這也是我們目前最需要考慮的課題之一。

我希望見到台灣成為一個開放、自由、活潑的經濟與知識大國,同時建立一個容忍與合作的和諧社會,而不是對立、攻訐的call-in島國;台灣在兩黨政治擠 壓和不同意識型態間的口水戰中,已經浪費太多時間,所以必須要從現在開始,一起為打造台灣未來20年的全球競爭力而努力。

(作者是外商機構在台負責人)

未來變化將會極為迅速、極為劇烈,個人的事業前景,甚至身家性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且無人能置身事外。 未來的變化雖然無法預測,但仍是有跡可尋。作者是未來學者托佛勒的同事,長期觀察未來趨勢,深入接觸產業,提出面對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挑戰的因應之道。本書談到的

未來趨勢有
  • 未來能源:石油只夠再用30年,中國、印度等國家的崛起更讓石油供應吃緊、油價節節攀升。氫能、奈 米能源、核融合,能否滿足未來能源的需求?
  • 創新經濟:在自由貿易、民主普及的前提下,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訊科技和神經醫學將成為驅動未 來經濟的四大動力,蘊含了無窮的商機。
  • 超限科學:遙距傳送、人工智慧、網路生命體,以往在科幻小說中的虛構場景,在政府、企業積極競逐 催生下,已經在實現邊緣。
  • 氣候變遷:環境污染、全球暖化與異常天災,已威脅國家安全防護、全球繁榮和諧,迫使企業重新思考 全球危機管理與企業責任,淨化科技也將成為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超大型產業。
  • 長壽醫學:隨著有錢的嬰兒潮世代步入老年,長壽醫學將是最大的一塊全球市場,提供各種抗老及增健 產品,對社會、政治、財政、法律、環境造成衝擊。
  • 全球化:資金、訊息、人才、產品暢通全球,造就了人類史上所未見的高生活水準,但是也將帶來文化 與價值的衝突
  • 未來人力資源:人才的競爭因全球化而更為嚴苛,薪資所得也更趨極端,透過藥物、手術、科技裝置來 提升工作能力將成為風尚。
  • 安全防護:科技越來越普及、低價、微小、威力大,意味著威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國家暴力、恐怖份子和罪犯合流形成的全球複合產業將是全球安全最大的威脅
  • 個體的未來:當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受到威脅與攻擊時,當監視科技無孔不入時,個人的權利與隱私也 將受到政府、公司的侵犯
未來美中關係:中國崛起已成事實,全球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創新經濟與世界和平將會越來越取決於 這兩大超強的關係。 -- more value for less

沒有留言: